正乾娱乐-安全吗,从进出口来看,2022年中国玻璃纤维行业出口呈现剧烈波动,进口方面创十年来新低。据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玻璃纤维及其制品进口总量为12.47万吨,同比下降31.5%,进口金额为8.55亿美元,同比下降18.8%。进口总量总规模创新低,侧面反映国内市场需求萎缩和供求失衡;出口方面,2022年中国玻璃纤维及其制品行业出口总量为183万吨,同比增长9.0%,出口金额为32.9亿美元,同比增长7.9%。其中一二季度出口强劲,三四季度出口急速回落,年底出口小幅反弹。
从细分品种进口情况来看,进口占比最高的是短切玻璃纤维,2022年进口量为7.05万吨,占进口总量的56.5%。进口量下降幅度最大的是玻璃纤维无纺产品,降幅为85.9%。
出口分品种来看,2022年出口量最多的为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出口量为72.3万吨,同比增长6%。出口增速最快的为玻璃纤维毡,2022年出口总量达到25.4万吨,同比涨幅达到804%。玻璃纤维原料球、玻璃纤维织物、其他玻璃纤维制品出口增速均超过20%。
本文节选自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中国玻璃纤维(玻纤)行业现状分析(附产量、需求量、需求分布、进出口、竞争格局)「图」》,如需获取全文内容,可进入华经情报网搜索查看。
从玻璃纤维行业竞争格局来看,行业寡头竞争格局较为稳定。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玻纤产能CR5约64%,分别为中国巨石、美国OC、泰山玻纤、重庆国际和日本NEG,其中中国占据三席,2021年国内玻纤产能CR5约为72%。
中国巨石前身桐乡巨石玻璃纤维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聚焦于玻璃纤维及制品业务,经过20余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长为玻纤领域的世界龙头。从公司经营情况来看,据公司公告披露,2022年中国巨石实现营业收入201.9亿元,同比增长2.46%,净利润为66.1亿元,同比增长9.65%。业务方面,2022年中国巨石玻纤及其制品业务营收168.7亿元,营收占比83.53%,较2021年的90.55%有所下降。
企业扩产方面,资料显示,2023年新增产能约为48万吨,增量主要来自于22年冷线产线的复产,泰山玻纤和重庆国际两条2022年冷修的生产线点火复产,新点火生产线仅有中国巨石九江智能制造基地一线年新增供给增速趋缓,需求修复下行业供需有望回归紧平衡。
华经产业研究院研究团队使用桌面研究与定量调查、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的剖析玻璃纤维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产业链、经营特性、盈利能力和商业模式等。科学使用SCP模型、SWOT、PEST、回归分析、SPACE矩阵等研究模型与方法综合分析玻璃纤维行业市场环境、产业政策、竞争格局、技术革新、市场风险、行业壁垒、机遇以及挑战等相关因素。根据玻璃纤维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精心研究编制《2024-2030年中国玻璃纤维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为企业、科研、投资机构等单位投资决策、战略规划、产业研究提供重要参考。